《宽容》 — 亨德里克·威廉·房龙
亨德里克·威廉·房龙(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-1944):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,1903年开始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。获得博士学位。早年混迹社会,作过教师、编辑、记者和播音员等等。《宽容》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,曾被译为20多种文字,畅销全球近百年。在本书中,作者用生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,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,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尺,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揭示真理,主张宽容与和平,倡导思想解放,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经典之作。
这本书的有很大部分实际上是关于人类历史上的种种“不宽容”的回顾,从种族间、阶级间,到政治派别间、宗教团体间的种种争斗和迫害,当然其中也记录了众多先哲的呼声:
世界上谁也无权命令别人信仰什么,或剥夺别人随心所欲思考的权力。 — 苏格拉底
我们异教徒与基督邻朋不能和平相处呢?我们仰面看到同样的星辰,并肩走在同一块土地上,住在同一苍天覆盖之下。每个人自己选择寻求最终真理的道路又有什么关系?生存的奥妙玄机难测。通向答案的道路也不是只有一条。 — 昆塔斯.奥里利厄斯.希玛丘斯
……
回到房龙关于宽容的论述,何为宽容? — “宽容,容许他人有行动或判断的自由,对有别于自己或公认的途径或观点的耐心和公允的容忍。”
相应的,房龙对于不宽容的划分:“不宽容可以划分为三类:懒惰造成的不宽容、无知造成的不宽容、私利造成的不宽容”
最为根本的:“恐怖是所有不宽容的起因”, “一群狼不容忍一只与众不同的狼,就一定要除掉这个不受欢迎的伙伴”
“..低级社会形态的特点是,人们认为现状以及完美无暇了,没有理由再做什么改进,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别的世界。如果上面所说的是真的,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律法和已定的社会形式有所变更呢?答案很简单。就是靠及时惩处拒不把公共条例看做是上天旨意具体体现的那些人,说的露骨一点,就是靠僵化的专横制度。”
“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,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,都有一点是一致的,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;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,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”
最后值得一提的是,书中开篇的山谷的故事令我想起了柏拉图的洞穴中的囚徒的故事,所不同的是房龙的故事强调的是守旧的群体对少数异端的迫害,而柏拉图的故事强调的则是知识的获取的曲折或者教育的过程。